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21为什么有人说洛阳是最早的(文化研究杂志刊号
- 12/12陈立国著作(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价格)
- 12/09文化学刊学术论文格式(文化类论文)
- 12/07文化学刊文献(文化学刊官网)
- 05/05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 暨第四届苏学
坚定文化自信,探索思政教育实践 ——以中国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贯彻执行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高等院校的课程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学课程。本文以中国计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文化学导论》为例,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凸显思政教育的内涵,呈现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1 《文化学导论》的教学概况与思政教育资源 《文化学导论》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介绍文化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文化类型和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熟练掌握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特征涵。由此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研究的视野,为进一步学习后续文化类课程、中国文明与文化打好基础。 中国计量大学于2008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来,《文化学导论》已经有10年的教学历史。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形成若干模块:文化学基本概念、文化现象、文化类型、文化基本理论、文化简史。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主题,课程教学内容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开展。 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尝试。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主题讲座,每个讲座安排二至三名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阅资料、选择题目、制作课件,到课堂陈述,完成整个过程。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在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文化学导论》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例,文化学基本概念、文化现象、文化类型等模块中就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在讲解“文化”概念时,着重梳理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化”概念的源与流;在讲到文化现象中的交通文化时,专门介绍中国的高铁。又如,在文化类型主题中,重点讲解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并与其他文化类型进行比较。总体上,《文化学导论》课程将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更多地凸显了中国文化,彰显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因此,本课题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切入,把《文化学导论》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文化的概念、文化现象与文化类型、文化学的基本理论,相应地导入中国的文化概念和中华“和”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改革。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 文化概念与中华“和”文化 在“文化概念”这一模块中,重点是从两个角度来梳理文化的定义:一,在西方,文化的含义是如何演变的;二、在中国,文化概念又是如何发展的,特别论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内涵。“和谐”与中华“和”文化是非常好的思政教育题材。 (1)西方文化定义的源流。梳理了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近代、现代、以致于当代,文化概念的演变、丰富和争论。西方文化概念经历了从早期的人文思想、技能的习得,到心灵的培育,再到近代关于社会转型的思考。 (2)中国关于“文化”的定义。在汉语中,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文”和“化”,当时的“文”和“化”是分开的。“文”指交错的纹理,是一种界线/纹章,后来被引申为“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成为与“武”相对的一个概念。各种事物有章法地聚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美好和谐”的现象就是“文”。“化”是“改变”的意思,又被引申为“教化”的意思。“文化”的本意就是“以文教化”,以文德教化天下黎民百姓。用“美好和谐”的思想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这就是“文化”的要求。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后世从汉唐,以致明清,都有学者、思想家对文化进行阐释,不断丰富它的内涵。 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将其列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创建和谐社会,正是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和”文化的论述。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同志专门论述了中华“和”文化: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前文对文化概念的梳理表明,“和谐社会”和“中华和文化”的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从中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对文化的认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们已经论述了文化的道德教化、美好和谐的深厚内涵。 3 文化现象与文化类型中的中国故事 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信息文化。这一模块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事例和阅读材料,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此本文谨举三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文化现象的教学中讲中国故事。例一,物质文化中包含了交通文化。在讲述交通文化时,重点讲中国交通文化发展史,引入中国高铁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述、列数据、图片展示、播放短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国在高铁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介绍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关于高铁的那部分内容,并把观看电影作为课外作业。例二,物质文化中还包括消费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中国是美食文化大国,中华美食享誉世界。这部分内容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每位学生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和自己最喜欢的美食。这样,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课堂气氛也活跃,教学效果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例三,信息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中国文字自诞生起,绵延不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部分内容就形成一个专题——汉字的传播与汉字文化圈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后,布置为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成小论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感受了深厚的汉字文化,又锻炼了做研究的能力。三个事例充分展示了如何在文化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 接着再说文化类型。首先,本模块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原创性。以原创性作为标准来分类,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原创性文化之一。其次,在这四大原创性文化中,中国文化是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断裂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值得骄傲的地方。中华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标志。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早在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批判了那种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言必称希腊”的不良学风,“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所以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要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从教材和课堂两方面着手。”本课题正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4 结语 《文化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文化教学、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三者统一起来,贯穿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让课程思政活起来,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类课程的任务,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样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目标。”如何发掘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换,是目前专业教师所面临的课题。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林飞燕.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途径[J].科教导刊,2017(27):70-71. [5]李凤艳,王建坤.“纺纱原理”课程中思政教育实施方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8(22):93-94. [6]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贯彻执行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高等院校的课程必须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学课程。本文以中国计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文化学导论》为例,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凸显思政教育的内涵,呈现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1 《文化学导论》的教学概况与思政教育资源《文化学导论》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介绍文化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文化类型和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熟练掌握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特征涵。由此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研究的视野,为进一步学习后续文化类课程、中国文明与文化打好基础。中国计量大学于2008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来,《文化学导论》已经有10年的教学历史。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形成若干模块:文化学基本概念、文化现象、文化类型、文化基本理论、文化简史。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主题,课程教学内容以主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尝试。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所有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主题讲座,每个讲座安排二至三名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阅资料、选择题目、制作课件,到课堂陈述,完成整个过程。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在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文化学导论》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例,文化学基本概念、文化现象、文化类型等模块中就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在讲解“文化”概念时,着重梳理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化”概念的源与流;在讲到文化现象中的交通文化时,专门介绍中国的高铁。又如,在文化类型主题中,重点讲解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并与其他文化类型进行比较。总体上,《文化学导论》课程将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更多地凸显了中国文化,彰显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因此,本课题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切入,把《文化学导论》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文化的概念、文化现象与文化类型、文化学的基本理论,相应地导入中国的文化概念和中华“和”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改革。目的在于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2 文化概念与中华“和”文化在“文化概念”这一模块中,重点是从两个角度来梳理文化的定义:一,在西方,文化的含义是如何演变的;二、在中国,文化概念又是如何发展的,特别论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内涵。“和谐”与中华“和”文化是非常好的思政教育题材。(1)西方文化定义的源流。梳理了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近代、现代、以致于当代,文化概念的演变、丰富和争论。西方文化概念经历了从早期的人文思想、技能的习得,到心灵的培育,再到近代关于社会转型的思考。(2)中国关于“文化”的定义。在汉语中,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文”和“化”,当时的“文”和“化”是分开的。“文”指交错的纹理,是一种界线/纹章,后来被引申为“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成为与“武”相对的一个概念。各种事物有章法地聚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美好和谐”的现象就是“文”。“化”是“改变”的意思,又被引申为“教化”的意思。“文化”的本意就是“以文教化”,以文德教化天下黎民百姓。用“美好和谐”的思想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这就是“文化”的要求。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后世从汉唐,以致明清,都有学者、思想家对文化进行阐释,不断丰富它的内涵。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并将其列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创建和谐社会,正是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和”文化的论述。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同志专门论述了中华“和”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前文对文化概念的梳理表明,“和谐社会”和“中华和文化”的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从中西方文化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对文化的认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三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们已经论述了文化的道德教化、美好和谐的深厚内涵。3 文化现象与文化类型中的中国故事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信息文化。这一模块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事例和阅读材料,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此本文谨举三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文化现象的教学中讲中国故事。例一,物质文化中包含了交通文化。在讲述交通文化时,重点讲中国交通文化发展史,引入中国高铁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述、列数据、图片展示、播放短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国在高铁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介绍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关于高铁的那部分内容,并把观看电影作为课外作业。例二,物质文化中还包括消费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中国是美食文化大国,中华美食享誉世界。这部分内容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每位学生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和自己最喜欢的美食。这样,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课堂气氛也活跃,教学效果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例三,信息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中国文字自诞生起,绵延不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部分内容就形成一个专题——汉字的传播与汉字文化圈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后,布置为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成小论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感受了深厚的汉字文化,又锻炼了做研究的能力。三个事例充分展示了如何在文化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接着再说文化类型。首先,本模块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原创性。以原创性作为标准来分类,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原创性文化之一。其次,在这四大原创性文化中,中国文化是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断裂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值得骄傲的地方。中华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标志。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早在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批判了那种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言必称希腊”的不良学风,“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所以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要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从教材和课堂两方面着手。”本课题正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4 结语《文化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文化教学、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三者统一起来,贯穿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让课程思政活起来,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类课程的任务,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样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目标。”如何发掘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换,是目前专业教师所面临的课题。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林飞燕.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途径[J].科教导刊,2017(27):70-71.[5]李凤艳,王建坤.“纺纱原理”课程中思政教育实施方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8(22):93-94.[6]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052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