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7《史志学刊》2020年第3期
- 07/26中国大陆第一本《数字人文》学刊创办
- 07/25《浙江学刊》2020年第一期目录及摘要
- 07/25编者前言 |《全球传媒学刊》2019年第2期
- 07/22《红楼梦》姓名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文化学方法论
【关键词】:
【摘 要】: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就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古代文化的宏阔背景中加以考察,包括考察宗教、思想、制度、民俗、士人心态、艺术等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关于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就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古代文化的宏阔背景中加以考察,包括考察宗教、思想、制度、民俗、士人心态、艺术等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关于这个名称,有不同的称呼,陈允吉教授在为傅璇琮先生《唐诗论学丛稿》一书撰序时称之为“文学的历史文化研究”[1]14;罗宗强教授在《〈唐诗论学丛稿〉序》中称之为“文学的社会历史学研究”[2]2;有的研究者称为“实学研究与文化探索”[3],也有人称之为“文化学的批评方法”[4],称呼不一,其实质是一样的。
概而言之,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首先,以往的古代文学研究也重视文史结合,重视对作家生活的时代、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进行介绍,但是更多的是把历史作为一种背景,而不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没有将文学与文化融合到一起开展综合研究。相比之下,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提倡综合研究,将文学与文化融合到一起,以大文化的视野开展综合研究。其次,究其实质而言,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是一种文学史的外围研究。与文本解读、文本分析相比,文化学方法更多关注的是作家、作品的外部环境与时空状态。最后,与以往古代文学研究中有关作品分析、作家考证相比,文化学方法考察的面比较宽广,不是微观的作品分析、解读,而是属于宏观研究与整体研究。
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加以探讨,阐述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运用文化学方法的价值与意义、渊源及发展,分析文学史研究中运用文化学方法的研究实践,并就这种方法运用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运用文化学方法的价值与意义
文学史研究中为什么要提倡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拓展古代文学研究而言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此,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有助于打破学科划分的界限,提倡多学科之间的综合研究
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自从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科划分渐趋细密,这给很多学科尤其是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带来契机。但是,久而久之,学科划分过细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那就是在学术研究上造成视角的单一,视野的窄狭,缺乏综合研究。为克服这种弊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广泛兴起文化研究的热潮,意在打破学科之间的划分、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提倡综合研究、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依笔者所见,这种文化研究大致呈现以下两种发展趋势:
第一种是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比如原型理论、系统论、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引进。以接受美学为例,这是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欧洲的一种文学理论,联邦德国学者H·R·姚斯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可视为其理论纲领[5]3-56。相比于传统的文学理论而言,接受美学的显著不同在于:它认为文学研究应以读者为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接受美学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运用。
第二种趋势是开展文化-文学的研究,或称之为历史文化-文学研究,将中国文学放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从而发掘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分析古代文化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
随着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相比之下,以上两种研究方法中,第二种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文学史研究者所接受、所推广,出现大量相关著述。
(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以往中国文学史研究过于偏重文学的内部研究,即重视作品的文本分析,论述作品的主题、叙事等,而忽视了文学的外部研究。有些专著、论文虽然强调作品的思想背景、时代背景,实际上只是给作品贴上“背景”的标签。也就是说,忽视了时代背景、文化思潮对文学作品、作家的深刻影响,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代文学研究要向深度发掘,就要着眼于文学的内部和外部,开展全方位的整体研究。这些年来,文学与哲学思想、政治制度,以及与宗教、教育、艺术、民俗等的关系,已被人们逐渐重视,正如傅璇琮先生在1997年3月为《日晷文库丛书》作序时所言:“人们认识到,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学,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社会概况仅仅作为外部附加物贴在作家作品背上,而是应当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个时代的总的精神状态,研究在这样一种综合的‘历史-文化’趋向中,怎样形成作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从而产生出一个时代以及一个群体、个人特有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心态。”[6]2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073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