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8/092018《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北京举行
- 08/04江西图书馆学刊杂志
- 07/27《史志学刊》2020年第3期
- 07/26中国大陆第一本《数字人文》学刊创办
- 07/25《浙江学刊》2020年第一期目录及摘要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复兴的文化学研究
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做好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今我国正在积极的开展城镇化改革,这对于乡村学校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学校的复兴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且迫切的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1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的发展现状
城镇化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城镇数量的增加,其次是城镇人口的增多,而城镇化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对于农村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村中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开始背井离乡到城镇就业,乡村“空巢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使得乡村学校也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乡村学校数量不断减少,很多山村地区的学校已经消亡,城镇化对于小学的影响远远超出对初级中学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学校消亡的趋势并不会得到缓解。2)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恶劣,发展前景不明朗。乡村学校规模的不断减小,使政府未降低财政成本、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强制放弃了一些农村学校,现有的农村学校也存在着资源配置不科学、生源少以及优秀教师短缺等问题,很多优秀教师也更愿意去经济县较发达的地方发展。3)乡村学校面对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城镇化的发展催生了乡村学校生态基础的变动,已有的运行制度已经被打破,但新的完善制度还没形成,因此乡村学校无法实现长远稳定发展。4)村落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乡村儿童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自然、土地接触,很多优秀乡村文化渐渐没落,使农村人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也越来越低。
2 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是农村生活发生的主要场景,因此,乡村学校的发展有赖于乡村文化的发展,必须对乡村文化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才能够实现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
2.1 乡村文化的育人价值
乡村儿童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规范,这样的价值观会伴随他们的终身。因此,乡村是很多人的精神归属地,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可能乡土信仰是他们的寄托和思念。
2.2 乡村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乡村文化有着很强的认同价值,是整个乡村成员的精神寄托,所以人们能够获得亲近感,而这种亲近感的积累可以使乡村社会甚至全社会人都产生更加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良好的乡村文化还能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对于教育资源的丰富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3 乡村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人类文化是非常复杂的,包括的内容也非常多,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特征。在乡村除了有美丽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着先祖先贤的灵魂和精神,乡村正是当地人发展的精神支柱。乡村学校所具有的沟通和互动功能,使人们能够更好的接受乡村文化的陶冶,这对于优秀精神和优秀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3 乡村学校重建中的问题
3.1 乡村学校重建的重要意义
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城市化,虽然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可是农业生产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农业发展好,真正提升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品质,才能够实现早日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农村在我国一定是长久存在的。城镇化加速了乡村的阶层分级,很多家庭都选择让孩子进程上学,乡村小学的办学规模正在不断的减小,但农村生源是一直存在的,在某个阶段还会有所增长。
3.2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的基础地位有了进一步加强,城乡的协调发展有了突破性提高。但由于基础较差且自愿匮乏,因此城乡发展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所以,应该更好的落实农村优先发展的策略,并设立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乡村振兴必须有文化的支持,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高度重视乡村学校的发展。
4 如何实现乡村学校的复兴
4.1 优化教育决策制度
现今我国的乡村教育决策制度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年来,政府也在积极的对乡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为保证乡村教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应该做好以下三点:1)制定教育决策时提高公民参与度;2)贯彻落实好问责机制;3)将均衡化作为乡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080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