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9/29曾经风月:民国十大爱情背影,总有一个故事会
- 09/29《中国画学刊》创刊
- 09/24《西部学刊》是什么级别期刊版面费贵吗好发吗
- 09/21古人的用餐方式:从分餐演变成合餐,里面也许
- 09/15李春青 程正民 赵勇 等 | 中国“文化诗学”研究
文艺工作者时代使命的文化学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文艺思想。总书记系列讲话高屋建瓴,内容广博,内涵丰富,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经验,深刻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功能和任务,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文艺批评的要求和党对文艺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内在系统性的理论构架。他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要求,将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围绕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小时候就喜欢看书,母亲给他讲述岳母刺字的故事,使他刻骨铭心。从此,“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在上山下乡的岁月里,习近平广泛地搜寻、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他自述“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1]《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4日。。
此后的岁月里,他更是好学不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令人叹服!比如,说到信仰,他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提到爱民,他援引“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考察世风,他吟诵“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劝青年励志,则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述文明多元,则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精彩的重要原因。从李杜到苏辛,从孔夫子到毛泽东,他信手拈来的诗词妙句,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文化自信”是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强调的战略要求。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在此关键时刻,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辨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也是总书记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个词汇。在他的系列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这份自信又来自何处?首先来自他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别的不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文艺星河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这份自信,更源于他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吟咏习近平曾经引用过的诗词妙句,人们可以感悟他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胸襟与气度!
从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是一个不断生成和累积的过程,有了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人类才得以从原始走向文明。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这一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文化的中断或消失,也就意味着这一民族的衰落或消亡。[2]徐俊西主编:《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理论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言的。然而,任何一种文化就像人体内的血液一样,需要不断地代谢更新,否则就会影响其生命的活力,造成历史进程的停滞。所以,在中外历史上,任何一次重要的历史变革,都是以文化变革为先导的,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即是最为明显的例证。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1011/473.html
上一篇:茶道之美
下一篇: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