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03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 11/02分餐制与合餐制,中国古代的餐制里,到底藏有
- 10/26张文义: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
- 10/22清代的“福晋”指的是什么人 为什么有时皇帝的
- 10/22《西部学刊》是什么级别的期刊版面费多少知网
城市公共空间感知差异与文化学的引入研究
1 引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简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包含以下五个层级:自然环境、生产力(材料、技术等)、生产关系(社会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核心价值观(如图1-1所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以上各个要素。而人类社会的一切空间构成要素都可归类于这五个层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主体是人,而又属于环境(人工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各要素一定可以归类于某些文化层级。本文试图运用文化学的视角对一次社会调研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通过调查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感知情况,分析感知情况的成因及其所处的文化结构层级,从而得出城市公共空间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层级位置。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当下的城市规划提出建设性改进措施与发展方向。
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图1-1)
本文数据来源于天津城市特色研究课题,该研究是对天津市的物质城市要素与非物质城市特色要素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对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整理,并在“如何更好地营建天津城市特色”的视角下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在了解文化学相关经典理论知识后,笔者发现,之前课题成果撰写中,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中文化结构的六个层级进行更清楚的演绎。因此,本文在运用部分相关调研数据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感知点在文化结构中的层级关系。
2 数据整合技术路线与演绎分析方法
文章思路图2-1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如图2-1所示,本文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图示,对城市特色研究课题中有关城市公共空间的部分调研结果进行分层剖析,得出结论。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调研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调研结果,然后进行公共空间数据表层结论分析,接下来将初步分析结果与结构图对照,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主要结论为:文化结构图示中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关最紧密的部分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并对此结论的成因进行解释。最后得到关于社会阶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传统公共空间的保育与延续、城市规划中文化学视角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3 调研结果与逐层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分析,本文重点介绍不同年龄的个体对城市标志物的感知分异、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对城市特色空间感知分异、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对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三个感知分异与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由于本文重点进行文化学视角下的分析,而篇幅有限,因此为了避免引用的调研结果内容占用过多篇幅,本文对于调研的叙述偏重结果,以图表形式对调研结果数据进行简述。调研的详细过程请参阅天津城市特色研究相关成果。
3.1 不同年龄的个体对城市标志物的感知分异及原因分析
依据调研问卷中“您认为下列哪些是天津的城市地标”一题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并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调研结果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城市标志物感知强度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态结构图示中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两个层面。
不同年龄样本个体对于的城市标志物的分异(表3-1)资料来源:天津城市特色课题组?
显著差异形成原因在文化结构图示上的分布(图3-1)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在早年间,火车是百姓首选的对外交通形式(当下飞机、汽车等多元化对外交通分解了铁路的地位),因此,火车站在老一辈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标作用。以上两点,是由文化结构图示中“生活方式”的部分所决定的。18岁以下的个体对于体量较大、高度较高、对城市天际线影响显著的天塔、摩天轮感知度较高,笔者认为,他们参与城市商业活动、文化活动较少,因而对城市的感知多集中在视觉等直观生理感知层面,属于接近于“人”的生理感知。对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的感知分异,则多半原因是他们在中学期间,最终目标是考大学,因此此类感知分异属于价值观念差异。26~35岁的青年人的感知分异,主要集中在对劝业场和津湾广场的分异。这是对传统商业形式与新颖商业形式,以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感知分异。笔者认为,这一年龄段的感知个体,家庭与收入相对稳定,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对外来文化接受能力较强。因此,此感知分异属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差异。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1028/484.html
上一篇:读者来信
下一篇:论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观<sup>*</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