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旅游学刊》2019年第3期目录
- 11/09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
- 11/03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 11/02分餐制与合餐制,中国古代的餐制里,到底藏有
- 10/26张文义: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
从依赖推理到建构事实:对案件事实认定模式的
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然而,对于如何界定事实和案件事实,却众说纷纭。对于案件事实认定过程的理论解释也是如此。沿着解释证据证明标准这一进路,国外从事证据法和诉讼法理论交叉研究的学者提出,认定者是根据多个推理认定案件事实,其中每一推理都是最佳解释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以下简称IBE)[1]P15。这一解释影响广泛,并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认可。然而,在这一解释所基于的西方文化中有着崇尚推理的传统;以研究推理著称的逻辑学是西方教育体制下为数不多的几门基础课之一,而且由来已久,逻辑学为此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一条主根”。与之不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逻辑思想,却鲜有系统的逻辑理论,用梁漱溟的话来说,我国传统文化中“非逻辑的思想太发达了”。[2]P358那么,在我国引介IBE理论,不仅要考虑其局限,还必须面对一个文化语境转换的问题。
国外主要有两种认定案件事实的模式: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个体模式和陪审团认定案件事实的群体模式。不难看出,IBE理论仅仅是对作为个体的法官抑或陪审员认定案件事实过程的刻画,而值得追问的是,不同的个体何以可能达成案件事实共识?自媒体(we media)信息传播是当代文化变迁的重要标志,凸显了案件事实何以得到公众认可这一问题,其实质是追问认定者所做个体推理的可接受性何在。我国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由于存在“陪而不审”、“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大众化基础薄弱”等问题[3],在司法实务中主要采用法官认定案件事实这一模式。与之相应,建构和完善符合我国当代文化语境的案件事实认定模式,需要一个文化变迁的视角,在深入反思已有案件事实认定模式及其逻辑关联的基础上,探讨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司法公正的新模式。
一、认定案件事实模式对逻辑理论的依赖
在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模式下,法官的权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如证据法学者所剖析的那样,法官能够对法规作出典范的把握,在由证据获得证据性事实进而获得要件事实之后,他/她可以藉此通过涵摄推理从要件事实得到案件事实[4]P149。其二,法官在司法实务中是理性的化身,在把握证据和递进的事实推理过程中,他/她可以其逻辑理性保证案件事实的客观性。从觉悟和遵守理性的角度来看,上述两个方面是一致、统一的。回顾人类的法制史和近代关于“自然法”的论争,不论立法权归属于谁,良法而非“恶法”大都是对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理性概括,其立法依据主要在于维护人类社会的有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逻辑理性则是一种相对纯粹的理性,由对逻辑理论的遵守体现出来;在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这种遵守表现为法官以符合逻辑规则的方式作出推断。不过,对推理的高扬,可能使得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认识论信念,即逻辑理性就是理性的全部。然而,这种对理性的理解是偏狭的,以逻辑理性作为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全部依归,也是不妥当的。
从西方文化的产生来看,对其造成深刻影响的主要有三个民族: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闪族人。他们分别为人类社会贡献了数学、逻辑学和宗教。其中,逻辑学专门研究推理;数学基于测量和计量,但以逻辑推理作为获得演绎结论的主要工具。近代数理逻辑的诞生与辉煌,有力地展示了逻辑学与数学在形式推理方面的高度统一。然而,从认识论抑或知识论(epistemology)的角度看,如何对世界和事件作出理性的概括,是一个十分有难度的问题,不可能单单诉诸形式推理就给之以解决。
在柏拉图那里,世界被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前者不可认识而可以感知,后者可以认识而不可感知,人类关于世界的真知识只能从理念世界中来。与之不同,在亚里斯多德那里,人类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真知识,那就是,根据确凿的前提和形式正确的推理,可以得到真结论。对近古乃至当代西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后者。除了中世纪,西方人所普遍关注的主要是现实世界的生活。即便是在“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1200年之间,西方人仍然热忱地以逻辑学为工具论证上帝和神的存在与权威。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遇到一些不确切的前提,即便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也不得不把往复检验前提的正确性作为推进其探究的一个基本步骤。为此,逻辑学的内涵和研究领域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亚里斯多德曾经提出存在一种“德性方法”。在他看来,德性即有机体及其器官功能的优秀、完善和卓越,德性方法(如修辞术)不在科学范畴之列,却具有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5]P56。“德性方法”的引入,看似一种对逻辑学求真方案的补充,实则是一种面向解释生活实际的实用选择。运用“德性方法”获得的前提或结论未必可靠,但这并不妨碍将把握“德性方法”视为一种理性的体现。回顾当代司法实务,法官、控辩审以及关注案件的公众常常为之所动的,恰恰是“德性方法”的应用。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1222/515.html
上一篇:文化学视野中的党建研究三题
下一篇:文化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