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旅游学刊》2019年第3期目录
- 11/09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
- 11/03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 11/02分餐制与合餐制,中国古代的餐制里,到底藏有
- 10/26张文义: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
陈序经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刍议——以
第27卷第1期2007年1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VoI.27NO.1Jan.2007JournalandSocialSciences)陈序经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刍议——以《现代主权论》为视角田彤(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摘要:陈序经早年受到过严格的美国社会学知识的系统训练,具备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的能力。他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辩证法、多元论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立场与“语源分析”的方法,为其从事文化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与论证方式。由于深受美、德社会学、人类学的陶染,陈序经以辩证法、多元论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审视进化论、传播论与批判学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以辩证发展观与文化多元主义为中心的“新进化论”思想。“新进化论”是陈序经文化学的基础,是他探寻人类文化发展以及破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一般法则的理论。也正是由于其价值取向的限制,陈序经的文化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大缺陷。关键词:陈序经;文化学;价值取向;新进化论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2007)01—0075—05任何学术思想都有其渊源。文化学是在西方学科分化与专精化的学术背景下产生的。许多学科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为文化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陈序经的文化学也是建立在这些学科基础之上的。他以自己认识问题的原则及价值取向,从社会学等学科中抽取所需要的概念和范畴,并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加以组合,构建出以“新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化学体系。陈序经的博士论文,蕴含着规范其学术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惜鲜有学人能认识到这一点。本文以《现代主权论》为分析视角,提示其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指出正是由于其价值取向的制约,陈序经的文化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大缺陷。一、知识背景与思想资源在陈序经文化学体系中的概念、范畴等背后,都内在地隐含着一种价值取向。从陈序经个人学术背景来看,这种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是由其知识结构和思想资源所决定。陈序经的知识结构主要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也是他自认的学业专长[1]。陈序经较系统地学习社会学,始于1924年转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读书以后。他在复旦大学仅修业一年即提前毕业。后进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学位,主攻政治学,辅修社会学,受到较为严格的系统训练。在校期间,陈序经有幸得到著名社会学家海斯教授的亲炙,不仅聆听到教授的大量讲座,而且他的博士论文《现代主权论》,也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海斯(1868—1929),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建设方面》(1907)、《社会学研究大纲》(1915)、《社会学与伦理学》(1921)[2]。《社会学研究大纲》一书,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以社会学的眼光讨论教育的问题”。在当时,“以社会学的著作而讲到这个问题,这本书可算得是第一本”[3]。陈序经热心社会问题的讨论、注重教育问题,应该也受到海斯的影响,这将在以后章节中加以论述。陈序经在留美期间,已经具备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现代主权论》虽然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探讨“主权可分论”的流变过程,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部社会学专著。陈序经在论文中不仅大量引用社会学家的经典名著,而且,更为主要收稿151期:2006一04—29作者简介:田彤(1966一),男,辽宁省营1=I市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①据作者了解,到《现代主权论》出版之时,中国仅有极少数学者研究主权论,而有关专著似乎仅有张奚若的《主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75万 方数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l期的是,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勾勒出君主、近代国家、民众、介于近代国家与民众之间的社会组织等阶层相互纽结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一复杂关系的历史走向。在具体论述方面,注重从人的社会属性上,分析人与主权的关系。他还把主权分为个体主权与由个体委托的社会组织主权[4]。虽然陈序经自称其论文“尽可能可信地介绍学者们的观点而不加评论”、“不刻意求新”,但仅就此而言,已经丰富了社会学的研究。毫无疑问,《现代主权论》较充分地反映出陈序经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社会学的理论素养,为他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文化问题,为其文化学体系的建立,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特别是他在博士论文中的一些分析问题的基本准则、论证方式,也成为陈序经研究文化学的基本准则和论证方式。基本准则主要是指与时俱进、具体地、历史地认识问题的辩证法。《现代主权论》中处处充满这种反对教条主义的睿智。陈序经在论文中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念,那么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观念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5]29卜295“我们主权观念必须随现实要求而变化,否则,我们为现存不同制度的主权所作的定位永远不会有答案。”Es]299他还强调新的现实要求有新的理论,以此证明主权可分论是大势所趋。“一般认为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一种理论可以影响或修改某种现实;另一方面,某种事实能够产生某种理论。当理论和事实相互影响时,历史表明后种情形似乎是更加真实。早于我们几千年的思想家所提出的大量的理论,直到今日仍得到提倡,这些理论仍然没有和将不会变成现实。一旦事实出现了,那么思想家阐明的理论即会解释和证明现实,或者甚至批评那种为与人们的要求相符合而修改理论的意愿。不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不得不同样承认这一状况。”c5]289尤为明显的是,陈序经还引用黑格尔的观点,作为主权可分论的论据。“像斯宾诺莎一样,黑格尔坚持宇宙是一个整体或个体。但对他而言,一个不是上帝,因此,它也不是静止的。在黑格尔看来,最终的一必然是动态的,它可以进化为各种形式的复合体,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最终的表达。这样,由一可以变多的原则暗示着承认可分的观念。我们似乎看见,黑格尔的主权一元论与主权可分论并不矛盾。”[5]2"这就决定陈序经在接受不同的文化理论时并不盲从,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文化发展观。论证方式则包括:分析问题从“语源”人手,论述过程中,“注重历史根据、现在的事实、一般认同的道76德标准、相当有力且坚实的哲学基础”[s]297。值得一提的是,语源分析法有助于寻觅到事物的根源、流转和某种学科的研究范围。陈序经的《社会学的起源》充分体现这一点。语源分析法也是陈序经研究文化问题的方法。在后四者中,陈序经较为重视“哲学基础”。他所谓的“哲学基础”即是实用主义与新现实主义。20世纪初,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开始盛行。它主张用实际效果来评判一切[6]。陈序经在美国学术界的熏陶下,很快信服实用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以为詹姆士所谓重视事物的个性、重视现实的理论极为“科学”。当他在总结主权可分论时,曾说过这样的话:“这种理论建构具有相当有力、充分而坚实的哲学基础吗?我们毫不犹豫地肯定这一点。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广泛接受的观点。实用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是它的有力后盾。”【5]296这一点也都充分地反映在他的文化学论著之中。还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陈序经崇信多元论,主张调和“唯物”与“唯心”。他在博士论文中曾指出:西方学者为了说明主权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哲学上一般都主张多元论;同时特别强调“一元论在今天正在走下坡路”[5]296卅97。总之,陈序经留美期间所形成的辩证法、多元论、实用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四位一体的评判事物的基本原则,也成为他吸收和借鉴西方学理的衡器。二、新进化论美国、德国是文化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两大重镇,不过,在学术传承上,德国则是美国的宗师。1929至1931年,陈序经可能出于追溯学术源头的目的又留学德国,继续研习主权论和社会学。1929年,在《留德学刊》发表过《霍布豪斯的社会学》一文,介绍英国霍布豪斯社会进化的原理。他浸淫于美、德的学术氛围,系统又广泛地涉猎文化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新进化论”。它一方面是陈序经文化学体系的“坚实的哲学基础”,而另一方面也是其采借相关学科的概念、范畴及把采借来的概念、范畴重新编排的原则。“新进化论”是陈序经对进化论和传播论全面综合的产物,是他的辩证法在文化学领域的集中体现。进化论与传播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流派,而是一些学派所共有的认识问题的基本立场。进化论与传播论都是用以解释不同地区、民族文化发展差距,探求人类文化起源、发展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理论。进化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认为各地区的文化都是由不同民族独自创造的。进化论自出现后便拥有颇多赞成者,除人类学外,社会学、政治学、万 方数据第27卷田彤:陈序经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刍议经济学、法律学及其它社会科学上受到影响【7Ho。传播论形成于19世纪末,注重民族的迁徙、部落问的历史接触与文化互借的现象,认为世界各地文化都是起源于几处或一地,而后由此向外传播,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相似性,即可以用传播论来说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派产生激烈的论辩,也招致不同派别的攻击。进化论者以为人类无论何时何地,其心理必定是根本一致,人类心灵的活动,只要处在同一的心理、文化及物质环境之下,总会产生同样的风俗习惯,这称为“独立发明说”。“这种文化的产品,复受了半有机性的法则之支配,而徐徐向前进展。因此,社会进化含有三大要旨:一是划一,二是积渐,三是进步。”进化论者还认为,“文化进展的阶段与心理发达的阶段是有相互的关系的。文化的内容与范围,全视该时该地民族的心理反应的能力为限度。”“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而其现在程度却很不等,那便是代表一条路线上的各阶段,各阶段在次序上是固定的,在时间上却不一律,有些民族进得快,有些民族进得慢,但他们总都会一段一段进前去,而其前进必是逐渐的,不会越级突进”,这可称为“逐渐进步说”。正由于这一观点,有学者便规定了社会演进阶段的系统。如:莫尔根所谓的野蛮、半开化、文明三阶段说即是一例。其后有人继续在此基础上予以增补。海斯、爱尔乌德都有大同小异的见解n]34。进化论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比较法为主。进化论在这些方面都遭到传播论和批判派的批评。学者们指出,所谓“划一”不过是假定各民族一样向前发展,但并无确凿证据与可能性,而“各族现在的文化程度也未必便是在一条路线上的阶段’’;“积渐性”是否定人类文化的突变,“进步性”则错误相信“进步是直线的,今必胜古,后必胜今,只有变野为文,决无反文为野”,“或者以欧美的文化无论在那方面都是比较亚洲民族及非美澳的原始民族为进步”;对于比较方法,美国学者波亚士在19世纪末即指出,“文化相似或类同的程度与意义,是难以评量的”,因此,以此得出的结论不会可靠。进化论最大的缺陷,则在于忽视不同文化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假借‘7]43嘲48—54。传播论主要是德、英两国学者创立的。德国传播学派代表为格拉那、安格曼、什密特、高潘斯。格拉那1909年发表《人种学方法论》论述文化传播论,并提倡历史方法,故此派又称为历史学派。他们虽主张传播论,但“并不坚持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来自一个中心,或出自一个系统。反之,他们却指出文化的来源,不但是在空间上,并非出自一个地方,就是在时间上,也非出自一个时代。”“所谓传播,至多只是文化已经发展至某程度或阶段以后的事。”英国播化学派的倡始者为利维斯,其后有史密斯与潘娄。他们反对文化独立发生论。利维斯指出“历史改造说”,即只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历史上有过接触,便会产生一种旧文化中所未有的新特点,如果能将人文地理学上所得的似不相关事实,加以圆满解释,则可自由的改造往古人类的历史。这种只注重原理而无视史实的传播论自然没有生命力[8]94。在文化起源上,德国派主张多元,英国派主张一元。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完全偏属于独立发明派或播化派的,只有少数的激烈分子。至于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并不偏属于任何一派。往往兼用二说之长,以解释文化的变迁。这便是广义的批评派或美国历史派所采取的态度。”鲍亚士为该派领袖,同道者还有罗维、克罗伯、高登卫塞、马凌诺斯基,德国有爱任瑞舒、维尔康特。美国学派主要有三大特点,即批评的、历史的、心理的。就批评而言,这一派因袭进化论所主张的心理统一说,阐明文化独立起源的可能性,同时看到文化“不同始而同终”或“同始而不同终”的现象。就历史而言,任何文化集团都有其特殊历史,考察其文化,一要划定该文化所处的史地范围。二要了解文化与其物质的环境及其周边文化部落关系。三从历史上解释文化的变迁。就心理而言,确信文化是心理的结晶,强调研究文化特点必须研究心理现象n]39’59—0’61。批评学派有人相信极端的文化决定论,以为“文化现象是超有机的,超个人的,及超心理的,文化是自治的,历史事件有决定以后事势的能力且是不可免的。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无关紧要,甚或可以完全否认。,,[735s也就在20世纪30年代,进化论倍受攻击期间,美国人类学家怀特和斯图尔德等人,公开主张维护和提倡进化论。他们在学术园地宣传进化论思想,同反对派展开辩论,重新出版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及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摩尔根的笔记。怀特等人被高登威塞、罗维、本尼特等人类学家称为“新进化论者”[9]3孔。不过,怀特与斯图尔德在学术主张上仍有一些不同之处。怀特是新进化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护进化论,他自20世纪40年代后,写了大量宣传进化论的文章。如1943年的《文化进化和能量》、1945年的《传播与进化》、1947年的《进化阶段、进步和文化进77万 方数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化》与《美国民族学理论中的进化论和反进化论》。怀特与摩尔根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否定摩尔根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作用的观点,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怀特进化论隐含着他的“文化决定论”。他指出“是文化决定人类的行为,而不是人类控制着文化。而且文化依着它本身的法则改变与发展,而不是服从人的欲望或意志。”“文化是一自主的或自行决定的体系。它受它本身自成一格的原则所支配,而且是独立于心理的原则发展着o]13的”n5’m。文化是超有机体的、时间上持续的事物,有自己的组织原则和运动规律。因此,只能用文化来解释文化。他把摩尔根的观点视为“唯心主义”,而把自己的观点则视为“唯物主义”。其主张后来被哈里斯发展为在西方人类学理论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唯物论”[9]325卅26’327’328。斯图尔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20世纪30年代,通过考察肖肖尼人,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并倾向于进化论。他虽然称怀特的普遍进化论要比19世纪单线进化论高明,但指出这两种进化论“太广义”和“太一般化”,只能解释单一文化现象,而不能解释特殊的历史发展,不能解释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而平行发展的文化结构的异同。他进而提出了多线进化论。在他看来,多线进化论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世界各地历史顺序的分析,以论证类似的历程产生类似的结构。然而,在如何看待文化制度的决定因素问题上,斯图尔德与怀特观点相似,都把技术一经济列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或最基本的因素。吴文藻曾这样评价新进化论:新进化论比播化学派、历史学派、功能学派和心理学派要进步得多了,但他们都忽视了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的反作用,而他们所说的技术并不包括劳动者。新进化论总体来说是机械唯物主义‘93328’32¨‰335。陈序经最早接触进化论、传播论,是在沪江大学生物系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后来可能也受到进化论学者海斯的影响,但是陈序经并没有单一吸收任何一派的观点,超然于两派之上:“照我们的意见,文化既是一个复杂的总体,究竟那一种文化是由某处传播而来,究竟某一种文化是同时发生的,根本是文化上的个别的问题,而非全部的问题。若说所有一切或各处的文化,都是独立发生的,固不可信,若说所有一切或各处的文化,都是传播而来,也是错误。所以无论是传播论,或独立发生论,都各有其是,也各有其非。”cll3这除了与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学术整体取向有关外,主要还取决于陈序经的辩证法、多元论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辩证法使陈序经不墨守成规,勇于打破两派界线;实用主义使他兼收并蓄,为己所用。他接受进化论中的“划一”、“进步”观和比较研究方法,而抛弃其“积渐”观,承认文化发展中的突变。多元论则使陈序经接受传播派的文化起源多元论,而反对其起源的一元论。他接受批评派的文化独立起源说、语源分析法、文化决定论,崇信其历史研究方法,《暹罗与中国》、《越南问题》、《东方文化观》,即是对中国文化所处的史地范围与周边关系的考察,《南北文化观》,《中国文化观》则可以说是从历史上解释文化变迁。他也认为心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权且把陈序经的这些思想统称为“新进化论”。不过,我们所说的陈序经的“新进化论”,并不一定就是美国的“新进化论”。陈序经、黄文山都与怀特私交较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往,陈序经与黄文山都曾把自己的作品赠予怀特[1别。从情理而言,怀特也应“礼尚往来”,可能会给陈序经或黄文山函赠自己的论著。陈序经从来未说过自己是“新进化论者”,倒是黄文山曾呼吁博采众长、熔为一炉,创造“新进化论”[13]。但我们不能否认,从美国新进化论的角度着眼,陈序经也称得上是一位地道的“新进化论者”。第一,陈序经从研究文化之初,即主张文化自成一体,受自身原则支配,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因此,只能从文化解释文化。这实际就是怀特等人的“文化决定论”。第二,陈序经主张文化起源的多元进化论,与斯图尔德不谋而合。换句话说,陈序经一人的进化论已然包括了怀特和斯图尔德的新进化论的主要论点。第三,陈序经与美国新进化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如何看待文化制度内部各要素孰重孰轻的问题上,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主要观点上的一致性。即使陈序经没有受到怀特的直接影响,他也应当从怀特的理论中得到鼓舞,而更加坚信自己的主张。新进化论是陈序经知识背景与思想资源的结晶,它涵盖了陈序经认识文化问题的基础原则和立场。不论从我们研究的角度,还是从陈序经自身认识问题的角度,“新进化论”都可谓是陈序经文化学体系的基础,是他探究人类文化起源、发展、演化,以及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差距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三、结论陈序经早年受到过严格的美国社会学知识的系统训练,具备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会问题的能力。他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辩证法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立场与78万 方数据第27器田彤:陈序经文化学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刍议“语源分析”的方法,为其从事文化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与论证方式。由于深受美、德社会学、人类学的陶染,陈序经以辩证法、多元论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审视进化论、传播论与批判学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以辩证发展观与文化多元主义为中心的“新进化论”思想,构成了其文化学的理论基础。陈序经既承认文化的辩证发展,又信奉“以文化解释文化”的文化决定论;因此,其文化学中自然有合理成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类文化的发生与传播,然而,他那种与文化多元主义相关的进化论,虽然体现辩证法的精髓,在本质上却仍然走不出生物进化论的樊笼。这是陈序经文化学理论基础的致命伤。职是之故,他所认定的文化走向不免呈现出“全盘西化”的宿命色彩。不过,陈序经首创文化学之功则不容低估。参考文献:f1]f’+东省公私立高等学校教职员概况表.履历表草表.中南区广东省行政人员登记表【z].广东省档案馆藏。38—4—5(38为岭粥大学全宗号,4为目录号.5为案卷号),100—101.[2]吴景崧.近年来美国社会科学界IN].中央日报副刊:社会科学运动.1931~li…09.[3]邸振锋.海士氏的社会学[j].新社会,1920(12).[4]SUCHIN(;CHEN.RecentTheoriesofSovereignty[D].[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8]吴文藻.文化人类学[M]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9]吴文藻.新进化论试析[M].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0]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M].黄应贵.郑美能.编译.啥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35.139.Canton.China.1929:30l~302.[儿]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99.SUCHINGCFIEN.RecentTheoriesofSovereignty[D].[12]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沈原.等.译.济Preface.Canton.China.1929.]j免千.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i983:120—122.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90.戴裔煊.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递演[M].孙本文.现代社会科学趋势.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341.[6][13](责任编辑何海涛)OnValueofChenXujing’sCulturologyandItsTheoreticalBasis——FromthePerspectiveofRecentTheoriesofSovereigntyTIANTong(ResearchInstituteofModernHistory.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Inhisearlyyears,ChenXujingreceivedstricttrainingofAmericansociologyandhewasgoodatstudyingsocialproblemsbyapplyingsociologicaltheories.InfluencedbyAmericanandGermansociologyandanthropology,takingdialectics,pluralismandpragmatismasthevalues,ChenXujingformedhis“newevolutionism”whichiscenteredondialecticaldevelopmentandculturalpluralism.The“newevolutionism”isthebasisofhisculturologyandtheprinciplewhichheappliedinexploringhumanculturaldevelopmentandinterpretingtheculturaldifferencesofvariousregionsandnationalities.Owingtothelimitationofhisvalues,ChenXujing’Sculturologyhasseriousdefects.Keywords:ChenXujing;culturology;value;newevolutionism79万 方数据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0/1222/519.html
上一篇:青春IN词
下一篇:对政治深层结构的可贵探索——评《政治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