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旅游学刊》2019年第3期目录
- 11/09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
- 11/03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 11/02分餐制与合餐制,中国古代的餐制里,到底藏有
- 10/26张文义: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
延安时期群众社会教育经验及启示探析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区,这里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息息相关,曾有记载道“他们不愿意修剪指甲、剃头发,留辫子的人数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1],“一年四季喝冷水,做饭不洗米,上炕不拖鞋”[2]。男女地位不平等,妻子如同丈夫的附属物,女子缠足仍旧盛行。延安“简直可说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漠”[3],这里的百姓们几乎无法得到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讲的:在文化教育方面,说这里是全球范围内最黑暗的角落也不为过。各种“神秘”的传统和禁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这片贫穷、困苦的土地,开始变得不同于往日了。中共立足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社会教育”运动,延安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形成了10个没有的社会环境,即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赌博、没有娼妓、没有小老婆、没有叫化子、没有拉帮结派、没有萎靡不振氛围、没有人吃摩擦饭、没有发国难财[4]。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新时代下的乡村出现了新情况:文化教育事业衰落、等待救济坐吃低保、旧的恶习卷土重来、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一、延安时期群众社会教育特征与具体功能
(一)需要什么教什么,教育服务生产生活
陕甘宁边区土地贫瘠、生产力水平低。最重要的事便是吃饭,最要紧的便是改善生活。根据这一情况,党和边区政府提出了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将文化、道德、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诸多方面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识字的同时还教写信、打算盘等用的着的知识。普及科学常识与劳动生产结合在一起,传播进步思想、宣扬男女平等、扫除封建迷信,将群众从巫神文化和“旧道德”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边区群众的卫生环境改善了,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提高不少……党的群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边区像个巨大的小学校,里面几乎坐满了人,每个人不管老小都保持紧迫的学习氛围,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去教育别人”[5]。
(二)创新办学形式,教育生产两不误
陕甘宁边区自然环境差生产力低下,农业属于粗放型的农业,牛羊放牧类工作一般由儿童承担,这就直接导致群众无法腾出时间学习。所以一般而言的学校教育不适用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实际,只有解决教育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继续推行边区群众教育工作。党和边区政府立足实际探索出了一种特别的教育办学形式,“这正是一种边生产边学习的模式,学习和生产两不误的方式”[6]边区开设了在夜间教学的“夜校”,专门避开白天的生产活动;开设了“冬学”充分利用冬季的农闲时间。这种灵活、方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党根据农村实际探索出的独创性成果。
(三)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在中国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于群众、在于乡村,任何工作如果不能充分地动员群众便无法有序地推行。1944年边区政府制定了自愿原则以及“民办公助”办学政策,群众可以自己办学、自己管理,根据自身需要和作息时间制定合适的课程计划。如此一来充分调动起了广大群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了群众路线在社会教育中的创造性运用。延安时期将教育工作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结合起来,编排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戏剧、秧歌剧,反映了边区群众如火如荼的生产运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中共抗日救亡的主张、政策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的行为,因为戏曲和秧歌简单易懂,老百姓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真善美”。在看戏的欢笑声中了解了党的政策、认同了党的主张,改掉了老毛病、旧习惯。
二、延安时期群众教育之当代启示
今天的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演变,出现了城乡结合、城中村等,因此群众社会教育也面临新的问题。过去的农村是有学校的,但随着在村小学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最终解散了村小学并将资源整合到了区县一级。离农村人生活远去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学校这个实体所带来的文化氛围。农村中出现了懒惰、不积极生产的现象,更有甚者游手好闲,就等着吃国家政府的“低保”和救济。还有城市中因迁款而“暴发”的拆迁户群体,他们中的部分人一时间不知如何对待这突然到手的财富,染上了恶习。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1/0105/534.html
上一篇:解悟方志敏精神的“纯真”价值
下一篇:国有小微企业党员党性修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