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旅游学刊》2019年第3期目录
- 11/09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
- 11/03脚底下的几千年:我国古代的人们,都穿什么样
- 11/02分餐制与合餐制,中国古代的餐制里,到底藏有
- 10/26张文义: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与中国西南民族志
英语教学研究论略
在我国,英语教学究竟始于何时?有人认为始于清朝年间“京师同文馆”建立的1862年,这也是至今为不少人所接受的一种说法。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理由林林总总,莫衷一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意义究竟何在本文暂时不提,而特别指出一个普遍的现象: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学这两个行为一直相伴相随、形影不离地走到今天。这种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越来越彰显。至今,英语教学研究究竟取得了多少成果?没人统计,实际上也很难统计。但毋庸置疑,在以往的不同时期中,英语教学研究在不同的层面对英语教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然而,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个历程,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大纲,无论是教学对象还是教学条件,无论是人们对英语的认识还是对学习的要求,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英语教学研究,使之能为教学注入更多、更强的活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回头看”与“常思量”的问题。 1.1?问题提出的理由 对英语教学研究这个问题提出质疑性的略论,是笔者思考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小心翼翼地提出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经常接触英语学界人士,发现他们对当今的英语教学研究状况颇有微词,不是感叹文章发表之难,就是抨击一些文章的质量问题。这说明我们的英语教学研究遇到了“瓶颈”。每每闻之,心里总会泛起一种同感的“涟漪”。 其二,从2005年起,笔者有幸先后评审了不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并一直对论文的选题状况及研究方法颇为注意。从那时起,就对刊物上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也给予特别的关注。总体看来,当今英语教学研究文章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选题的重复性大。无论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还是一般学术文章,选题、写作的构架以及得出的结果都给人一个重复、雷同的“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印象。二是创新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从论文探究的维度看,大多数都以教学中的语言现象、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以及教材质量等问题为主轴,探究的层面也基本停留在语言结构分析、技能与做法讨论上面,实际上,这是英语教学研究的最基本层面,也是一直以来人们遵循的研究轨迹。三是功利性的研究色彩比较明显。这个特点是隐性的,只能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的动机、投稿的目的以及一些刊物用稿的做法折射出来。从作者方面看,无论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取向,还是从论文的结构特点,都能隐隐“嗅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气味”;从办刊方面看,有的刊物往往将几十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挤压在一起,在“满足”一些作者功利性需求的同时,重在经济效益的倾向不言而喻。实际上,这些与前面提到的两种现象的“催生”不无关系。 直面当今英语教学研究的现实,只要静下心来思虑,不免会萌生了一个涉及面很广疑问:英语教学研究的路子还能这样走下去吗?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直陈个人之见,讨教于同行之众智者。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在前面用了“小心翼翼”一词的个中原委。 1.2?问题产生原因的简析 如果要对前面提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三点必须提及。其一,“应试教育”在当今的英语教育中仍然扮演较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的基础英语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升学率视为最高的追求。因此,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就把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视作第一任务,无疑,教学研究也就紧紧围绕着如何更好传授知识和有效学习知识两个轴心而展开。这一切就自然构成了一?种以研究语言特征与教材结构为主体的研究现象。其二,过分依赖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在“应试教育”看重分数的文化背景下,教师自然对教学方法、模式与学习策略予以特别的关注。这样,教学研究也就通常局限于对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层面。其三,英语教学研究的生态环境存在“亚健康”问题。当今,尽管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研究对自己专业提升是必要的,教学主管部门也已将教学研究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之一,教师也已意识到教学研究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存在密切关系,其科研的欲望也已经被激发。然而,从研究者的研究动机到研究作品采用者的采稿意向以及研究结果评判者的评判尺度,都似乎依然困窘于“实用主义”的藩篱之中。 历史看来,上面所提及的颇有渊源。在学习方面,我们的先人历来秉承一种“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十分注重技术的传递与模仿,乃因它与生计关联密切,从而导致不太注重技术的重构、创新与学术思想凝练的现象。这与西方的学习理念及做法很不相同。当今,许多人不愿接触、探究理论,学术理论性的作品偏少,这是不是其中原因之一呢? 现实看来,除了经济环境给教育中的实用主义思想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诱引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更多关注知识、技术的传授,以致忽略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外,教师的研究方法不精与自身能力的制约等因素,无不对教学研究带来影响。此外,教师为职称晋升而做教学研究的人也很普遍。以上这些因素对构建良好的教学研究生态都是不利的。这些是不是导致英语教学研究存在重复性大、质量不高的重要元素?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探究“未知”,其核心价值在于创新。如果研究中只一味重复前人得出的“已知”,不能用创新的意识,从创新的角度去发现“未知”,那么这种研究结果是无益的,并且,这样的研究行为实质上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们的英语教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毫无疑问,语言与语言教学层面上的许多课题,我们的前人已经做了大量而细致的探究,很多问题已经得出了客观而科学的答案。然而,时至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学研究该如何冲破困窘的“瓶颈”,跨越制约的藩篱?它前行的路子在何方?这是一个现实的、与教育改革息息相关的课题。依据教育的本真所在与语言教育的特点,建议从如下三个层面来思考。 2.1?拓展教育本真研究的维度 什么叫教育本真?由于教育是全人类自古以来一种普遍而主要的社会活动,所以本真教育历来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同时,由于教育通常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变、因人而别,所以要对教育本真的理解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试图依据如下一些在教育领域至今还起着深刻影响的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讨论教育本真问题。 17世纪捷克的泛智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指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而道德是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的(夸美纽斯,1984)。?18世纪法国自然教育思想代表卢梭强调教育是培养“按本性发展”、“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承担社会责任”的“自然人”(卢梭/1762,1983)。?18世纪英国的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他提出教育是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再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洛克,1693,1991年译本)。?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他指出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强调全部教育都应围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完人”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赫尔巴特/1806,1989)。19世纪德国的雅斯贝尔斯从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出发,提出“导向教育”的理念,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全人”(the?whole?man),并强调这是一种全面的精神培养的教育(雅斯贝尔斯,1991)。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其教育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的改良主义色彩,但他也提出“儿童中心”的教育原则,主张在学校里儿童生活要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告诫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于其中(杜威,1981)。同样在20世纪,作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主要代表的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大力主张教育应该做到体、德、智、劳、美五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1998年译本)。这里要注意的是,他把“智”放在教育的第三位,而“体”和“德”则排在前面,此举着实令人深思。瑞士的皮亚杰提倡认知教育思想,他认为培养儿童思想能力的重心是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能力,反对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的传统做法。在他看来,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同在20世纪,被称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代表的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提出“自我实现的完整人”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即经验的运动过程”,强调“我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罗杰斯,2006)。 在我国,立志教育是教育家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他主张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宁死善道”(孔子,2006)。孟子推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过程,指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并主张为善不为恶,做到“见善则迁”“闻过则喜”“以人为善”(孟子,2001)。朱熹提出小学要“以事教”,大学要“以理教”的教育原则,强调学习者首先要“立志”。他给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定位是:“指引者,师之功也。”(朱熹,2010)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教育时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胡晓风,2007)。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忘记,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究其实质,也就是育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泛智教育还是自然教育,无论是绅士教育还是存在主义教育,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和谐教育,无论是认知教育还是人本教育,无论是西方教育还是东方教育,无论是古代教育还是当今教育,它们提倡的都是“育人”。依此,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之本真是:以人为本、求真开智、优化人性、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既然教育的本真是培养人,那么,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理应是教育研究之核心所在(怀特海,2002)。就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研究状况看,对教育本真的研究虽也有所见,但力度确实薄弱,维度相对狭窄,尚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拓展,应该把它当作与教学同样重要的课题来对待。从当今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看,提倡教育本真研究,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拓展。 第一,从教育哲学视角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价值观。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的观点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教学问题的一门科学。当今,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方法问题,也有认识问题;既有主观问题,亦有客观问题。直面这些问题,许多老师往往不加以分析地习惯从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角度入手去寻求对策,试图能通过教法来解决,因此,教学研究的焦点就容易聚焦在教法上面。如果是学法问题,教法的研究是可以带来帮助的,但如果是对学习的认识问题,这样的研究起到的作用不大。当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多元的,然而,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观,即“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问题。比如,学生中常听到的“我以后不准备学英语”、“我今后不会使用英语”这样的关于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学习激情就难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就难于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教法对他们也显得乏力。 许多事实表明,当今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价值观问题。他们对学习的本质、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教育与人类文明及发展的关系缺乏正确认知,因而极易受实用主义观点的影响,觉得学习英语无用。这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态度的核心问题,从教学研究角度看,这是一个情感育人的问题。由于教育哲学不仅揭示世界本质与发展的规律,也揭示教育本质与其发展的规律,将研究教育中人的思维与现实存在的关系问题视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质上,它就是运用教育哲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分析学生学习价值观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学习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既是当今的教育发展对教学研究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也是历史对教师赋予的一种育人职责。 第二,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深究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个体发展是需要内在力量的,这种力量的源泉来自动机(马斯洛,1943,1987)。由于学习是个体发展需要的基本和必需的行为,故需要动机的力量来激发和维持。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客观来说,大多数研究的主要目的只是调查、了解学生是否拥有学习动机、拥有何种学习动机及其动机是强是弱等问题,在对问题分析方面也大多是简述一些共性的东西。从学习动机研究角度而言,实际上这是一个较肤浅的层面,并没有真正涉及学习动机的深层次问题。学习动机的深层次指的是什么?依笔者之愚见,指的是影响动机产生的内在因素以及促使正确动机建立的客观理据,换言之,即使是一个研究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问题。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动机的学说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与正确价值取向,十分关注动机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的内在关系。鉴于此,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角度研究其学习动机产生的意念、设立的层级以至保持时间的长短,都属教育本真研究的体现。 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可从两个方面深究。一是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客观地剖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探究如何将他们已有的动机意向,通过教学过程合理地往正面价值方向引导。就学习行为而言,动机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别。但一个学习动机的形成必然与诸多的外因有关。因此,当今要为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而去改变与其相关但又因人而异的外部因素,那是不可能的事。作为教师能做的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部因素,帮助他们激活动机意识,建立合理的动机取向。纵观以往,学习动机研究依然给我们留下宽阔的空间与深层的维度。二是以发展理论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内部需要动机,进而帮助他们培育担当意识和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关系密切。朱熹说过:“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张伯行,1936)。这里的“立志”意为树立学习目标。英语学习中,合理的学习目标设立对学习动机的激活与保持至关重要。心理学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人的动机与其追求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以此推理,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动机与追求目标科学地结合起来,促使正确学习价值观的形成,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成长,它属于教育本真研究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推进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研究。应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广为人知,也广为所用,相关的研究也不为鲜见,因此,这里说的是如何“进一步推进”的实践研究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内涵很丰富,其内核是“提能力,育人才”。这是人文教育的精髓,是教育本真研究的目标之一。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往往以教法探讨见长,无不渗透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研究意识,往往名为“研究学”,而实为“研究教”,不能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内核。 教学中如何做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的理解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学校要树立以育人为天职的教育理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主体角色的凸显与能力的提升而设计。其次,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要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活跃他们的智慧为主轴。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2002)一书中提及,“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因此对学生而言,“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怀特海,2002)。鉴于此,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可从两方向推进:其一是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才能科学地将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他们的能力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之中。这不是理论说教,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教育本真的过程。其二是把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真正转向“研究学”。“研究学”实质就是研究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研究,不仅分析他们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与学习有关的主、客观问题;不仅要探究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问题,更要探究他们的智力发展问题。以往我们对学生的智力研究不够重视,甚至不敢涉及,这是教学本真研究的一个不足。应该承认,学生的智力是有区别的,从英语学习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强弱与快慢上面。教学研究中探析这样的课题,目的是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智力原因,为教学中的多目标、多途径、多方式设计寻找依据,真正做到“因人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之喜悦。 概言之,上面阐述的虽是学生的学习问题,然而从研究的层面与实质看,这是一个探讨学生学习价值观的课题,一个事关育人的课题。笔者认为,当今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个课题有密切关联,它必须得到英语教学研究的足够关注。我们应该将它作为教育本真研究的重要维度,进一步拓宽,不断深入推进。要知道,这是教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2?推进文化教学研究的深度 语言与文化关系是人所共知的,其密切性也无须赘言,只从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其《语言》一书中的一句话来看足矣。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萨丕尔,1921,2008)。从语言学角度理解,萨氏之言的意思是:语言是文化与社会传统及观念的“代言人”;从语言教学角度审视,它告诉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学习其文化,了解由其承载的传统与观念。依此推导,英语教学和研究中涉及文化主题是理所当然的。确实,这个主题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研究中,对文化的关注还很表层,讨论的主题和方向大多以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直接关系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目的语文化现象,而课堂外的但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文化现象或因素(包括母语文化现象或因素)却探究不深、不多,呈现出重课堂文化、轻课外文化,重外语文化、轻母语文化,重物质文化、轻心理文化,重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轻社会生态文化构建的等研究倾向。这也是本节中为什么提到要将文化研究深度推进的缘由。 文化学普遍认为,文化这个大概念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大类(马凌诺斯基,2002)。物质文化指的是一切可视物质折射出来的文化元素,在此不用赘言;制度文化包括教育、法律、道德与政治。无疑,语言教学当属制度文化范畴;心理文化含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宗教信仰。据此得知,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态度以及学习的价值观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是一个现实的、但以往我们往往忽略了的教研课题。因此,从学生学习心理角度探究英语教学问题,不失为英语教学中文化研究往深度拓展的重要路径与维度。下面,我们仅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两个方面简述文化研究的拓展问题。 学习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理解速度、接受程度与表达精度都有直接影响。以往,我们常说“不能像理解中文那样理解英语”“你说的、写的都是中式英语”“要用英语来思考”等等,实质上说的就是与文化因素有关的思维方式问题。但是,我们以往总把这些当作学习方法问题来考虑的,从文化角度来探究的实为鲜见。文化学告诉我们,文化是人类一种生活经验,是在长期的交流中积淀下来的,人类用之来表达已有的经验,也用之来获取新的经验(钱冠连,2004)。?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始于其文化环境——由人类已有经验构建的客观世界,忠于其文化认同——用已有的共同经验看待客观世界。语言学习中,学生习惯用理解母语的方式来理解外语,如辨别词义、理解语法、分析篇章以及表达思想,无不“母语化”,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思维方法问题,而实质是文化元素的彰显,必须以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应对。 英语教学中,当我们应对学生“厌学”现象时,从教学方面,应多从提高教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努力,试图通过高效的教学来遏制这种现象。从研究方面,应多从学习的态度、动机及策略等方面考虑,或者从学生学习价值观念方面着想。但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来考虑这个现象的却是鲜见。从深层面看,学生“厌学”是由文化因素诱发出来的一种现象,它与我国的课外文化、心理文化以及生态文化密切相关,必须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才能找出深层次的原因。要知道,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是学生智力的原因,也不是学习条件的缺失;不是经济的制约,也不是教法的落后,而是学生对英语学习受中国文化这个大氛围的影响所致。由此可见,只有从文化的视角,以文化研究的方法探究学生的“厌学”问题,才会收到“治本”的效果。 前面提及的文化研究主题对教学研究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仅靠教师从课堂教学方面来探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文化因素是多元的。但从当今教育研究拓展的角度角度而言,这又不失为教师可以深入探究,并且可以实践的东西。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文化意识是如何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学校教育理念是如何在文化上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影响的,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其英语学习有什么关联;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价值观形成的外语生态文化,等等,这是都是与文化意识有关的、深层次的研究课题,都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 2.3推开语言审美与创美的“大门” 如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一样,美与语言也戚戚相关,人类的真善美可以通过语言彰显出来,也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来感受。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美的创造者、传递者及美的化身(王德春、李肖,2009)。从这个意义上看,语言是集人类文化与美于一体的载体。因此,要学好一种语言,除了掌握其知识与其相关的文化外,还要学会如何发现和欣赏语言闪烁出来的美。陈源平(2015)说,学语言要有“发现的目光”,“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换言之,学习语言要有审美意识和文化立场。英语学习也是一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与文化传输(主要在文化的浅层面)为主,往往忽略对语言美的发掘、分析与欣赏的引导,在研究方面也很少提及,故在教学和研究上都存在不足。笔者认为语言学习可分为知识、文化与审美三个层面,呈现一个自低往高的梯度。如果能在语言中发现美并欣赏,继而能用语言创造美,方能说是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鉴于此,在对英语知识已做了反复研究的基础上,把对语言的审美与创美作为教学研究的一扇“大门”推开,是英语教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这扇大门的两扉是:审美与创美。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审美研究。语言的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措辞上,可简约朴实,也可华丽转身。凝句上,可简洁精悍,也可绵长隽秀。音律上,可行云流水,也可跌宕起伏。爱美是人的天性,故美是人的一个追求。既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发现、欣赏英语之美,加深他们对英语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研究中我们完全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做深入的探究,为教学中的语言审美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于英语教学中的创美研究。创美是创新的一种实践性精神追求,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创美是探究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遣词造句的方式来规范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使之能吸引人、打动人,为人所欣赏、所接受、所感染。语言创美是一个语言输出行为,因此英语创美研究的核心是基于规范与创美原则下的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研究。然而,由于学习中的创美必须是在审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为意识,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关于语言美的探索,应该如同启开一扇大门的两扉一样,往往双管齐下,相向而行。从研究角度讲,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掘、欣赏和学习英语的措辞、节奏、结构与意境等方面的美的同时,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他们在汉语语境下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创美研究的一大方向。 音韵与形象是语言和艺术的共性所在,它们的美靠听觉来感悟,由视觉来发现。让学生拥有像古人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的语言学习认知,具有?“沙里淘金”的寻美意识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用追求,是英语教学研究中审美创美的目的所在。 教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教学研究结最终展现出的是一个教学发展的标记。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当今,英语教学研究如何冲破选题重复、水平不高的藩篱,把研究向前推进,已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前面所述纯属一己之见,不足为训。重要的是,有一点应该达成共识:研究与教学密不可分,教学是对研究成果的实践,研究成果会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当今,造成英语研究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及技能维度上,这无疑会使我们的研究也停留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了。从这个角度看,要使英语研究冲破低层级的、重复的藩篱,向探究教育本质、学习价值观念等高纬度、高水平的方向拓展,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以之来带动教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对外语学习的研究就已经慢慢跳出方法与技能探讨的局限,进入人脑思维、个性心理、社会环境、文化等多元的、理论性的高层面了,进而催生了不少至今还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当我们要把英语教学研究推向教育本真、深层文化与审美创美的高层面时,西方的一些教研做法值得借鉴。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1/0128/558.html
上一篇:从类型学和文化学角度看莱芜方言形容词的重叠
下一篇:儿童语言获得的文化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