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3/06聚焦社会热点 回应民生关切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
- 03/062020年全国法援机构办理农民工法援案件48万余件
- 03/06苦战82天,把胆留在武汉,他说“人民才是英雄”
- 02/17古巴国家电视台高度关注中国春晚 向中国人民送
- 02/17祝福中国丨牛气冲天
一带一路战略下兰茂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与思考
2013年9月,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最早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开放战略,内容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家重要战略决策,是党中央着眼世界大棋局、欧亚非大舞台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关系密切。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强调,云南要努力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云南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一带一路”中的云南是中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在整个宏观地理中的起到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者、代表者作用。云南完全可以通过提升自己地域特色文化影响力,成为丝路国家带上重要的文化核心区域。这其中当然也包涵云南本土的中医药文化,兰茂就是其中的代表医家之一。
1 兰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开发现状
兰茂(公元1397~1476)是云南中医药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是云南嵩明人,祖籍河南洛阳。据明代(正德)《云南志》、清朝(康熙)《嵩明州志》等地方志书记载,兰茂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可谓神童,他长期“潜心理道,通晓经史,凡黄冠、淄流、医方、卜噬、风角之书靡不穷究其奥。”兰茂天纵英才,“冲淡简远,以著述自娱”,通晓阴阳、地理、丹青、文学等,著作颇丰。兰茂谢世后,其著作影响日益扩大,冶“兰诗”、音韵学和医药学为一炉的兰茂文化(或曰“兰学”)研究亦应运而生,从明、清一直绵延至今。目前,对兰茂的研究涵盖文学、音韵、文化、艺术、地理、医药学、养生、旅游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当代综合全面的“兰学”研究已经形成。凌之鹤[1]在云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兰茂及其著作,是云南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研究兰茂文化,是云南文化界研究古滇文明不能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他同时提出当前云南兰茂研究主要有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囿于素材(或史料)的重复使用或滥用,鲜有别开生面的新作问世。二是对兰茂其人研究过于粗放,贴标签、戴帽子过多,有的甚至将其神化。三是一些研究过于浅薄,有损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四是大多数研究工作仅局限于兰茂个人某一方面的成就而不注重历史背景,脱离兰茂生活的时代,凭史料断章取义加主观想象来研究,难免显得单薄乏味且有失学术水准。笔者认为,由于古代有“不为良相,则为名医”之说,科举落第的知识分子认为行医问药、救助苍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兰茂平生隐于民间,从未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其对云南本土文化影响很大,所以凌之鹤提出的问题对发掘整理及开发兰茂中医药文化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兰茂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基本遵循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大众性、传奇性和教育性几大原则来进行,具体的开发方式有建设兰茂纪念馆、举办兰茂中医药文化节以及建设兰茂药物园、药材种植基地等。比如兰茂中医药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但是内容主要是义诊和医药政策宣传等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由于这些活动本身不是当地民间传统节日,又受到各方面限制,传播及影响范围小,所以这些设施和活动实际产生效果不太理想,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与创新。
2 “一带一路”战略及文化地理学对兰茂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
兰茂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音韵学家、诗人,他的药学著作《滇南本草》作为云南最早、最重要的药学专著,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早142年,全书约10万余字,记载药物544种,有37种药物受到国外医学界推崇,并被东南亚各国所沿用,为我国中医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兰茂思想的丰富性和他本人的多重身份,对他的研究需要采取适当的视角和心态,着重从云南边疆文明与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来认识。同时,中医药理论本身比较抽象,这是中医药文化扩大影响的主要障碍,研究中也要具体考量兰茂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地域文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开阔的空间[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研究兰茂,提升兰茂品牌,将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医药学文化资源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地区,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并由此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需要改进开发理念和创新开发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方法与思路。
3 兰茂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思路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1/0308/611.html
上一篇:高新技术公路结构层的重大革新
下一篇:三言二拍梦象叙事及其文化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