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6/13兰州托老所“将心比心”护理:老有所依传承孝
- 06/13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就“数字边贸”和疫情防控
- 06/13发货到签收仅8小时,天舟二号这样送“快递”
- 06/13绝美剪影,这是属于军人的别样“浪漫”
- 06/10379处!打卡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上海红色文化
朱存明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朱存明教授新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于201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作者继《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与《图像生存——汉画像田野考察散论》之后又一部学术著作。
首先,该著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广阔视野。这本书是在考古学与文化学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代画像艺术所作的美学探讨。作者在现代视觉文化、图像理论学术视野下,立足于历史语境,从系统论角度对汉画像之美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形成的历史原因、社会根源与文化机制等,对汉画像之价值意义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与阐释,从而将汉画像艺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论著从汉画像的发现与研究写起,对汉画像的概念本义、研究状况、研究范式、生成背景、汉画像的分类、地域分部、题材谱系、墓室画像、祠堂画像、棺椁画像、汉阙画像、汉画像与儒释道三教思想之关系、汉画像的美学背景及现代意义等,都展开了探索。这种研究体现了汉画像的本然特征,因为汉画像的构成是多维度的,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展开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其价值与意义。
汉画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但其内在意蕴十分隐晦,只有运用多方面的理论分析,才能揭开其神秘面纱。本书的研究就运用了符号学、象征理论、美学、图像学、文化人类学、文字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等当代理论,对汉画像之美进行了多维度透视。
其次,把汉画像的研究转化为美学的研究。汉画像的研究有金石学、考古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不同类型与方法。该著在现代美学的学术视野下,去挖掘汉画像所表现的汉代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把汉画像的研究提升到美学高度。论著认为,通过对汉画像的图像学分析,可以探讨中国汉代民族文化的图像美学问题。这是对仅仅从文字记载来研究文化的一大突破。构成中国汉画像民族性审美的根源是汉民族的文字书写、《易经》符号思维与“铸鼎象物”的图像功能。由于汉字本于图画,符号性构成了中国文化象征性的特点,这正是汉画像形象生成的民族性根源。
汉代是中国民族性形成的阶段,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的特点在于上承先秦时代神话的原始思维,下开新的时代的人文精神。汉画像通过其隐喻的象征图像与符号,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蓬勃向上的时代审美精神。中国汉文化奠基于汉代,汉画像是汉民族精神的一个“镜像”阶段。“汉画像”构成了一个奇异的审美世界。这一审美世界以独特的象征性图像或符号为基本形式,广泛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和汉代人的种种意识观念、思想精神。它那刚健朴拙的风格特征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内聚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汉文化的原型结构,能内窥汉民族精神的深层意蕴。
第三,该著对汉画像作了宇宙象征主义理论的阐释。汉代的墓室往往造成上圆下方的样子,以象征“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观。祠堂和椁棺画像,往往也按天地人鬼的信仰观念来安排图像,以体现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对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的图像符号的详细考察,在理论上提出汉画像所体现出的总体观念是一种“宇宙象征主义”的。宇宙象征主义是指把当时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通过一切必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文化上确认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社会和人生都有一个归宿处,以摆脱生命存在的虚无和无意义,以此来抗拒死亡威胁,使生命获得解脱。汉代的宗教信仰与艺术审美在此密切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论著从汉字、岩画、纹饰、雕刻,特别是周易文化入手,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使我们领略到汉画像象征形式的来源。如对“十字穿环”、“二龙穿璧”两种图案的分析,就体现了象征形式的符号分析的特点。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审美发生学、文字学等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得出“‘十字穿环’、‘二龙穿璧’图案是汉代人宇宙观的符号象征”的结论。(顾颖)
朱存明教授新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于201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作者继《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与《图像生存——汉画像田野考察散论》之后又一部学术著作。
首先,该著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广阔视野。这本书是在考古学与文化学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代画像艺术所作的美学探讨。作者在现代视觉文化、图像理论学术视野下,立足于历史语境,从系统论角度对汉画像之美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形成的历史原因、社会根源与文化机制等,对汉画像之价值意义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与阐释,从而将汉画像艺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qikandaodu/2021/0629/762.html
上一篇:生命的感染力
下一篇:近代知识转型与中国文化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