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2/10王齐洲:“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破土与茁长
- 02/10蒙古族“烧饭礼俗”的文化学解读
- 02/10张录成:中国画的创作者,并不是把中国文化学
- 02/10构建中医文化学 为中医发展提供优良土壤
- 11/12《旅游学刊》2019年第3期目录
蒙古族“烧饭礼俗”的文化学解读
蒙古族“烧饭礼俗”的文化学解读
马秀鹏1, 奇·斯钦2
(1.南京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摘 要]“烧饭”是古代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以焚烧酒食祭奠祖先的礼俗。烧饭礼俗从古流传至今,是蒙古族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礼仪活动。蒙古族的烧饭礼俗有尊卑之分和男女之别。烧饭礼俗产生的文化根基为萨满教的灵魂不灭论;“女性不洁说”是烧饭祭祀中限制女性的文化根源;萨满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但那边世界的生活秩序与这边世界完全相反。烧饭祭祀中出现的违反常态的举动是为了迎合灵魂世界的需求。
[关键词]蒙古族;烧饭;文化学;解读
烧饭礼俗在蒙古人中从古流传至今。以往对其研究更多的是强调现象的罗列与名词术语的解释,而忽略了文化背景分析。一种风俗习惯的慢慢形成与当时的文化环境,即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视野,透过现象与名称,探究蒙古人烧饭礼俗固有的特征及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含义。
一、蒙古族的“烧饭礼俗”
所谓的“烧饭”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烧火做饭,而是指古代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以焚烧酒食祭奠祖先的礼仪。据史书记载,辽金元时都有一种重要的礼俗——“烧饭”。《契丹国志》卷23《建官制度》载:“既崩,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塑,望,节辰忌日,并致祭,筑台高逾丈,以盆焚酒食,谓之烧饭。”[1](P.224)《大金国志》卷39《初兴风土》载:“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2](PP.551~552)叶子奇《草木子》载:“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则烧马。”[3](P.322)有专家提出这一习俗在魏晋时期就有,流传至辽金时才被汉语译成“烧饭”。“烧饭”并不是少数民族语言,而是汉语的意译名称。从字面看,“烧饭”一词显然是一个白话汉语词汇,最初应是出自辽朝汉人之口,后为金元两朝所沿用。“烧饭”一词是比较形象化的词语。信奉萨满教的古代北方民族深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其灵魂继续存在于彼世,过着与活人一样的生活。为了安抚祖先神灵,祈求它为子孙后代带来福音,人们常常以某种方式祭奠祖先,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北方民族最典型的祭祖方式是“焚烧酒食”(辽人“以盆焚酒食”),借助烟气的力量,把逝者生前最喜欢享用的美味佳肴送往彼土。因此,这一现象在古代汉籍中有所反映,便出现了“烧饭”一词。
“烧饭”既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礼俗之一,也是当今蒙古族最普遍的一项礼仪活动。现代蒙古语中“烧饭”的统称为“tüle?i tülexü”。在个别地区也有“doying ?itaaxuu~doying ürgüxü”“xeng?üü tawixu~xeng?ü ?itaaxuu”等不同称谓。古代蒙古人把“烧饭”称作“tüle?ilexu”。现代蒙古语中的“tüle?i tülexü”,显然是从“tüle?ilexu”演化而来。“tüle?ilexu”在《蒙古秘史》中先后出现过两次,卷五161节作“土烈食連”,卷六177节作“土烈失連”,两处旁译均为“做燒飯”。《蒙古秘史》161节记:“üle?ilen a?uu——額迭赤 必答泥 土烈食連 阿主兀!”。这句话译为:“他将我做烧饭般撇了!”[4](PP.337~338)1189年,成吉思与王罕共同讨伐乃蛮部的不亦鲁黑罕,日暮时分,两军对峙。正当两军对阵之时,王罕听信扎木合的谗言,在阵地上虚燃许多烟火,恰似正在作战,实际上却把大军转移至别处。拂晓,成吉思汗一看,王罕的宿营地空荡如野,成吉思汗察知此情,说了此番比喻性的话。“烧饭”是对准死者举行的礼仪行为。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将我们当作死人一样丢弃了。
当代蒙古人每逢大年除夕和清明节都要举行烧饭之礼。大年除夕的黄昏时分,蒙古人在自家附近事先选好的一块地上朝着祖坟方向堆起柴禾,点燃柴禾后往火堆里放入除夕夜家人享用的肉、糖果、熟饭、烟酒、纸币等祭品,进行焚烧,寓意把除夕夜家人享用的美食送给祖先神灵品尝。清明节则必须到祖坟前烧饭。
蒙古族烧饭之祀,首先有尊卑之分。尊卑之分主要体现在祭品的规格上。叶子奇指出:“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则烧马。”其中的“烧饭”是祭祖之礼的统称,而“大祭”是指贵族的祭祖行为。贵由汗时期,出使蒙古的意大利传教士普兰·迦儿宾指出:“某人死后,如果他原是一个贵人,就被秘密地葬在他所指定的地点,他的帐幕与他一起入葬,让他坐在帐幕中央,在他面前摆上桌子、满槽的肉与一杯马奶,与他一起埋葬的还有怀驹的母马,配有马勒、马鞍的公马,还另将一头马宰食后,在马皮里填满麦秸,让他高高地立起在两根或四根大木头上,这样,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就有帐幕可住,有母马可挤取马奶、可繁育小马,还有公马可供乘骑,为了安宁死者的灵魂,他们用火将宰食的马骨烧掉。”[5](P.28)这说明古代蒙古族贵族阶层的埋葬,不但采取厚葬,祭品必须是马。《元史》中“每岁,九月内及十二月十六日以后,于烧饭院中,用马一,羊三,马潼,酒醴,紅织金币及裹绢各三匹,命达官一员,偕蒙古巫覡,掘地为坎以爎肉,仍以酒醴,马潼杂烧之”[6](P.1924)的记载与之相呼应,印证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帝王的大牢(祭品)为马。现如今,在成吉思汗陵四时大宴中,于每年农历3月20日黄昏时分在成吉思汗陵东北“嘎如利沟”举行的“嘎如利祭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吉思汗以及其他蒙元皇帝的灵魂祭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逢嘎如利祭祀,均宰杀一匹骒马,剔骨后,将骨头放入嘎如利火堆焚烧,以祭奠成吉思汗及其他蒙元皇帝的英灵,马肉作为“大托額勒”(祖先的分发品)分发给参加者享用。而普通百姓祭祀祖先的祭品一般为先人喜欢或家人喜欢的食品,最高等级为牲羊。由此可见,蒙古族传统祭祀文化明显地带有贵贱之分。“嘎如利”为蒙古语词“Garuli”,成吉思汗灵魂祭祀的专有名称,词义为“出产”。古代蒙元皇帝的祭祀中,祭品除了马、牛、羊、豕、鹿之外,还包括天鹅、野马、旱獭、野鸡、鸧、黄羊等野味,它们均属大地之出产,故而得名。蒙古人与马相伴一生,无论童叟均以马代步;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成长,马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是马背民族,在马背上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辉煌。古代蒙古人认为,蒙古人不但活着的时候喜爱马,到达彼土之后仍需要马。因此,用生前最钟爱的生灵供奉祖先英灵是对祖上的一种敬重。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zonghexinwen/2021/021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