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3/13山东:既“送文化”又“种文化” 让传统文化贴
- 03/13中国古建筑文化斗拱的演变史
- 03/13“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重点任务
- 03/13一图解读 | “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重点任务
- 03/13兼具运动与优雅气质 品鉴百年灵超级海洋文化系
中国古建筑文化斗拱的演变史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斗拱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不仅承托平座,柱间辅作多用人字形,形成奇妙的韵律感,是建筑结构忠实直率的表露。唐代和辽代的屋檐平展,挑出深远,斗拱更加成为塑造建筑形象的主要手段。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等唐、辽建筑遗存中,我们至今仍能体会到唐代斗拱和建筑的古朴雄健的时代风格。
与辽同时的北宋,已开始着手对斗拱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或者可以说宋代是斗拱演变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期。由于屋顶的坡度增大,立柱加高,斗拱的作用开始弱化,不仅比例变小,而且补间辅作增多。
南宋以后,斗拱更加细腻,元代以后,斗拱直接承托屋顶的功能转由挑檐檩承担,它的原始作用消失。到了明清,斗拱的结构作用已经完全退化,成为梁架与屋顶间的一个垫层,从外观上看,那些细小堆叠的密密丛丛的斗拱,就好像屋顶与梁柱间的过渡性装饰。这时它正由一般语言变为装饰语言,是对唐辽时代斗拱语言的一种记忆。
实际上,斗拱的衰落并不代表着建筑的衰落。明清时期建筑结构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是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砖石使用增多的反映,是建筑高度增加和屋檐要求弱化的结果。
斗拱确实是一个奇怪的构件,一小块木头就能支撑起这么重,那么远的屋檐。"一旦使用,我们就不得不惊叹它的高超技术和独创性,它通常出现在大型而重要的建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统治者和政要的"私有财产",成为一种象征地位、地位和身份的建筑文化象征。后来发展成只有宫殿、庙宇等先进建筑才能在柱上、内外檐的方格上安装斗拱,并在数量上体现了建筑的身份象征。大雄宝殿上的斗拱就比寺庙其余配殿的斗拱要显得复杂与雄伟,因为这是象征“献给主佛释迦的斗拱”。在营造中也将有斗拱的房屋称为大式做法,将没设斗拱的房屋称为小式做法。
斗拱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项杰出的创造,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网址: http://www.whxkzzs.cn/zonghexinwen/2021/0313/623.html